金秋送爽,稻谷飄香。仙海區8000余畝水稻近日喜獲豐收,顆粒歸倉,村民們幸福感滿滿。
“突突突……”在仙海天生橋村,沉甸甸的稻穗隨風搖擺,一輛輛聯合收割機在稻田間來回穿梭,用“利牙”“吃”進一片片稻穗,“吐”出金燦燦的谷粒和粉碎了的稻稈。
隨著田地里機器轟鳴、田坎邊人機協作,將收獲的稻谷“灌香腸”般灌進各色口袋,裝滿農用車輛,運往各自家中,一幅幅忙碌秋收的喜人畫卷撲面而來。
“機器收割比之前人工收割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一畝水稻10來分鐘就收割完畢,稻草也隨之粉碎還田,避免了遍地焚燒造成環境污染,既高效又干凈環保。”天生橋村村民繆大爺一邊翻曬剛剛運回來的稻谷,一邊滿臉笑容地說。
而在地勢狹窄的仙海燕子村六組,人工收割也如火如荼進行。稻田里,村民三五成群,弓腰開鐮,縷縷水稻就整齊均勻地鋪排在身后,打谷機不停運作,村民們有序將剛收割的稻谷放入打谷機中,分出的谷子很快裝滿蛇皮口袋運上路邊等候的火三輪。“雖然前期遇到了多少年不見的干旱天氣,但灌溉及時,我家谷子長勢還是很好,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該村60多歲的唐大媽捧著剛收割的累累稻谷,笑得合不攏嘴。
面對今夏持續高溫晴熱少雨的干旱天氣,仙海區全力做好抗旱減災保產工作,確保了大旱之年糧食豐收。目前,全區8350余畝水稻已全部收割完畢,平均畝產達到1000余斤,實現了穩定增產。
(吳成光 綿報融媒記者 范萌 實習記者 蔣昊君 文/圖)
編輯:李志 校對:郭成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