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智 川觀新聞記者 劉佳
以“四川條例+川陜甘決定”新模式,開展大熊貓國家公園保護管理協同立法,為國家公園立法進行了地方實踐探索;在全國率先啟動人大預算聯網監督預警指標體系地方標準制訂工作,有序推進預算聯網監督示范點建設……
1月23日下午,在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800多名省人大代表現場聽取了省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代表們認為,這些亮眼的“成績單”背后,體現的是省人大常委會深入踐行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依法履職盡責的擔當與作為。
關鍵詞· 主題教育
立足人大職責定位開展“小切口”調研
【報告摘錄】
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確保人大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2023年,省人大常委會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突出主題主線,抓實理論學習。立足人大職責定位開展“小切口”調研,作出關于加快推進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的決定等,切實把調研成果轉化好、運用好。動真碰硬抓好檢視整改,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在常委會組成人員、機關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干部中開展“講、學、訓”活動。
【代表解讀】
“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在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中,把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作為調研課題,開展專題調研,形成了調研報告。”省人大代表、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副主任委員徐建群對此印象深刻。
她告訴記者,在省人大常委會領導的指導下,教科文衛委會同省衛生健康委制定工作方案、搭建工作專班,加快推進相關工作。起草專班先后到成都、瀘州、眉山、甘孜等地的托育機構、幼兒園、社區、有關部門開展了廣泛調研。起草過程中,廣泛征求人大代表、基層群眾和實務工作者意見建議,對一些重點難點問題進行咨詢論證和反復研究。“就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作出決定,在全國地方人大層面尚屬首個,產生了良好社會效益。可以說,這是省人大常委會在主題教育中,將調研成果轉化好、運用好的一個范例。”
關鍵詞· 立法質效
突出抓好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立法工作
【報告摘錄】
常委會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強化立法項目統籌協調,突出抓好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立法工作,著力夯實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法治支撐。全年共審議省級地方性法規25件,通過16件,審查批準市(州)地方性法規和民族自治地方單行條例45件。
【代表解讀】
省人大代表、四川警察學院黨委書記周朝坤表示,近年來,省人大及其常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導,緊扣“國之大者”“省之要事”,準確把握新時代立法工作總體要求,充分發揮人大在全省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立足我省實際,站高謀遠、科學規劃、擔當作為,著力提高立法質效,全省立法工作取得長足進步,開啟四川立法工作新篇章,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川警察學院近年來參與了《四川省禁毒條例》《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實施辦法》等多項法規的立法工作。“我們發揮公安學、法學學科專業特色優勢,與主管部門及相關單位一起,通過課題調研、專項調查、座談研討、決策咨詢、評估論證等方式,在四川地方立法、四川省公安機關全面深化執法規范化建設等領域,積極建言獻策。”周朝坤表示,作為一名人大代表,下一步將繼續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緊緊圍繞新時代治蜀興川總體要求,聚焦群眾關心關注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不斷深化法治問題理論研究,為平安四川、法治四川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關鍵詞· 依法監督
把30件民生實事作為重點監督事項
【報告摘錄】
常委會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突出重點,創新監督方式,增強監督實效,更好發揮人大監督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全年聽取審議“一府一委兩院”專項工作報告31個、執法檢查報告6個,組織開展專題詢問和滿意度測評3次。圍繞全省中心工作開展監督,聽取審議我省“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實施中期評估等報告。緊扣增進民生福祉開展監督,把全省30件民生實事作為重點監督事項,督促加快推進有關項目落實。
【代表解讀】
作為一名省人大代表和民生實事項目的親歷者、監督者、推進者,省人大代表、樂至縣教師進修學校正高級教師陳敏見證了人大監督工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同時也為自己能為群眾做點力所能及的實事感到高興。
去年,資陽市實行市、縣、鄉人大三級聯動,選聘26名市級民生實事項目監督員,建立“方案+清單”“代表+媒體”“提問+督導”工作機制,組織435名各級人大代表分組分片對226件民生實事項目進行全覆蓋全過程監督,提出意見建議300余條,推動新增公辦教育學位、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等民生實事項目順利實施,深受群眾好評。
陳敏表示,下一步,將繼續聚焦民生領域,發揮代表作用,積極助推民生事業完善發展,認真踐行“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莊嚴承諾。
關鍵詞· 代表履職
切實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報告摘錄】
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提高服務保障代表依法履職的能力水平,更好發揮代表作用,切實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推動人大代表中的黨政領導干部帶頭進入代表家站聯系群眾,持續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人大代表在行動”實踐活動。強化代表履職服務保障,開展線上培訓和線下培訓各4期,實現新任基層代表培訓全覆蓋。認真做好直選代表回原選區述職相關工作,指導開展“全省直選代表向選民述職月”活動。
【代表解讀】
“從‘90后’村支書到省人大代表,既要做好本職工作,更要依法履職,廣泛收集民意,積極為民發聲。”省人大代表、達州市宣漢縣龍泉土家族鄉高架村黨支部書記向應田說。
自2020年擔任高架村黨支部書記以來,向應田根據村情實際,帶領村民發展生豬養殖產業,并成立宣漢縣高架鄉村旅游專業合作社,推進生豬養殖技術保障、質量把控不斷提升,打響高架村臘肉品牌知名度,實現高架村生豬養殖有出路、村民就業增收有門路、入股分紅有保障。目前,合作社每年生產加工臘肉約3萬斤,年營業額達百萬元,村集體年收入達20萬元。“我將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切實肩負起人民群眾賦予的光榮職責,在依法履職中提升新能力、實現新作為、展現新擔當。”向應田說。
關鍵詞·“四個機關”
扎實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四川實踐
【報告摘錄】
常委會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四個機關”要求,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全面加強思想、組織、作風、紀律和制度建設,不斷鞏固提升常委會自身建設水平。修改常委會組成人員守則、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議事規則,制定機關督查工作辦法,優化調整新聞發布辦法。持續提升人大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水平。
【代表解讀】
省人大代表、瀘州市人大外事僑務民族宗教委員會主任委員宋遠平表示,過去一年,省人大常委會全力支持代表履職,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扎實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四川實踐,為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民主法治建設,廣泛凝聚智慧和力量,向全省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特別是在著力提高立法質量中,省人大常委會探索地方立法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強立法全流程、全鏈條管理,著力提升選題、起草、審議、實施各環節的質量和水平,在做好立法工作‘后半篇’文章等方面進行了有益嘗試,為全省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宋遠平舉例,瀘州市人大扎實推進地方性法規“四入”工作,著力讓“文本上的法律”成為“行動上的法律”,取得積極成效。
讓宋遠平深有感觸的是,省人大常委會堅持把發揮代表作用貫穿于履職行權的全過程、各方面,在密切代表聯系渠道、拓寬代表表達渠道、搭建代表參與渠道、暢通代表建議渠道、代表家站點建設等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讓代表的主體地位進一步凸顯、作用進一步發揮。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