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全媒體評論員
擴大內需,既是應對外部沖擊、穩定經濟運行的有效途徑,也是增強發展主動性的長久之策。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2025年經濟工作重點任務,將“大力提振有效需求,全力以赴穩住經濟大盤”放到首要位置,并作出系列具體部署。這是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結合四川實際的重要舉措。
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擴大內需不是權宜之計,而是戰略之舉。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現實需要,是充分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的主動選擇,是應對國際環境深刻變化的必然要求,是更高效率促進經濟循環的關鍵支撐。我國有14億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規模內需市場,有著9100萬人口的四川省是這一大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當前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下,必須采取最有力的措施,瞄準“有效”發力,積極擴大需求,不斷拓展消費新空間,穩住經濟大盤。
在經濟發展棋局中,擴大有效投資對于促進需求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投資既是當前的需求,也是未來的供給。新的一年,四川要充分發揮政府投資的帶動作用,搶抓政策支持窗口期,一方面瞄準“十四五”收官,加快推進國家“十四五”重大工程和四川省“十四五”重點項目建設,努力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另一方面聚焦“十五五”開局,圍繞重點領域,前瞻謀劃布局一批投資規模大、引領帶動強的大項目,爭取更多納入國家“大盤子”,為經濟增長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與此同時,創造良好環境條件讓經營主體“敢投”。學習先進地區經驗,綜合運用市場化方式支持企業發展,更好激活企業家愿貸、敢投、善闖的天然屬性。堅持以控制成本為核心大力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提升服務民營經濟質效。以增強核心功能和提高核心競爭力為重點,更好發揮國有企業“頂梁柱”“穩定器”作用。
提振有效需求,擴大消費是重中之重。消費是四川的一大優勢,需要立足實際、把握趨勢、揚長避短,推動消費從持續恢復轉向持續擴大。要在消費場景等供給方面作文章,落實中央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和提振消費專項行動部署,既鞏固傳統消費,擦亮“蜀里安逸”消費品牌,提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文旅等消費;又挖掘新興消費,培育壯大首發經濟、冰雪經濟、夜間經濟、銀發經濟,釋放更多消費潛能。當前,需求不足的挑戰仍然較大,更需要注重改善居民收入、提升消費能力,進而提振消費。只有民眾手頭有更充裕的資金,消費市場才能真正被激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強勁引擎。要積極拓寬居民收入渠道,完善勞動者工資正常增長和最低工資標準評估調整機制,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要用好信用貸、消費券等政策工具,特別需要把擴大消費的著力點向農村傾斜,打通消費政策抵達基層的各類堵點,讓群眾增強預期、放心消費。
提振有效需求,穩住經濟大盤,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方齊心協力、共同努力。只有大家形成強大合力,才能使有效需求得到持續釋放,進一步打開內需增長新空間,為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提供堅實支撐。(原載2024年12月26日《四川日報》)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