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關注“萬千氣象看四川”大型主題采訪活動。今天記者們在綿陽、眉山、雅安等地深入采訪,探尋四川如何向“新”逐“綠”,在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同時,通過技術創新推動新興和傳統產業綠色發展。來看記者從現場發回的報道。
記者 佘倩:萬千氣象看四川,現在我們走進的是位于綿陽的東材科技,那邊正在生產的一片片很薄的產品,是光伏聚酯薄膜,和同類的含氟的光伏聚酯薄膜產品相比,它能夠解決在回收環節當中造成的污染問題。
東材科技集團副總經理 周友:東材科技也是整個國內、甚至全球唯一一家掌握這種無氟耐候光伏(聚酯)薄膜的企業,其實也是在為整個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去做這方面的努力(貢獻)。
“追光”路上更加“逐綠”,創新驅動“點石成金”。在綿陽巨星永磁材料有限公司,2個月前,企業通過獨創的產品配方和相應的工藝流程,研制出無重稀土N56H磁鋼。這是國內業界首次采用無重稀土技術制造最高性能標準磁鋼,實現了戰略性重稀土資源的節約。
綿陽巨星永磁材料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 黃浩:我們將會持續進行技術創新,不斷降低我們生產過程中的損耗,縮短和優化工藝過程,從而形成高質量、高效率的生產能力,讓企業更具市場競爭力。
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在中創新航眉山電池項目M1工廠的生產車間內,動力電池的生產正在有序進行。作為眉山首個動力電池整裝項目,中創新航自2021年簽約落戶眉山以來,主動承擔起鋰電產業鏈主企業責任,帶動鋰電產業上下游企業在眉山落地,助力眉山打造千億級鋰電產業集群。
眉山市彭山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 張華建:鋰電池材料方面,我們先后引進杉杉科技、美國雅保、廣州天賜、中創新航材料等行業領軍企業 16 個,協議總投資約 284 億元,覆蓋基礎鋰鹽、正負極材料、電解液及關鍵輔材等產業鏈核心環節,實現了鋰電產業集聚發展、集群成勢。
科技為新興產業發展注入澎湃動能,也為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創造了更多可能。在雅安市天全縣,這里的水產養殖業就已經實現了“數字化智能化”。
記者 陶香妃:這里是雅安市天全縣水產現代農業園區,在我身后,工人們正在對魚子醬進行生產加工,經過取、搓、洗、挑等17道工序加工制成的魚子醬,將從這里運往俄羅斯、比利時等30多個國家。
作為全省最大的冷水魚養殖基地和魚子醬加工中心,去年這里共產銷魚子醬近60噸。而圍繞“智慧養魚、科技興漁”目標,園區也搭建了數字化信息管理系統,從冷水魚繁育、養殖、到加工,整個產業鏈條都已經實現了“科技手段加持”。
四川潤兆漁業董事長助理 曾柄瑞:我們的業績其實在過去三年當中是呈現了一個翻倍的增長,所以是處在一個非??焖侔l展的階段。那在未來我們也將在更多的全球市場包括東南亞、日本等一些地方去做我們的品牌推廣,把我們四川的魚子醬推向全球更多的地區,讓更多人知道。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四川總站記者 劉濤:這次跟咱們采訪團到雅安到天泉來采訪,我們看到了整個冷水魚產業的一個發展,僅僅這個基地帶動了咱們周邊1000多農戶、18個村的村民增收,我想這個就是新質生產力的一個很好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