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正在晾曬臘肉
晾曬好的臘肉制品
一排排肥瘦均勻的香腸、一根根腌制入味的臘豬腳,整齊掛在屋檐下……近段時間,北川羌族自治縣各地村民相繼開始宰殺年豬,準備制作臘味。北川臘肉傳統制作技藝歷史悠久,經過煙火熏制的臘肉香味四溢、肥而不膩,既是村民逢年過節招待親朋好友的特色佳肴,也是當地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
從養殖、加工、銷售到臘味推廣,北川臘肉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帶動當地鄉村振興、經濟發展。近日,記者走進北川,探尋一塊小小的臘肉如何煥發新機,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記者 唐舒琪 文/圖
傳統制作讓北川臘味供不應求
“我要5公斤香腸、5公斤排骨,再加兩根豬腳”“我要50公斤臘肉,給我發快遞”……2024年12月以來,北川桂溪鎮金星遠剛種養殖家庭農場開始忙碌起來。農場將糧食豬拉到桂溪鎮屠宰場集中宰殺后,便開始制作臘肉。“我們腌制臘肉的技術是一代代口口相傳下來的傳統制作方法,是地道的老北川味道。”金星遠剛種養殖家庭農場經營者賀遠剛一邊挽起袖子腌制臘肉,一邊向記者介紹臘肉制作方法,北川傳統臘肉要先將肉分塊后加鹽放入石缸中腌制,起缸后懸掛晾曬1至2天,去掉多余鹽水,腌制好的豬肉掛入炕房,然后用柏樹枝微火低溫煙熏,使其產生獨特的風味。“整個制作過程需要掌握鹽的溫度、調料用量、肉塊厚薄等,制作出來的臘肉深受當地人和外地游客喜愛。”
說話間,賀遠剛拿出筆記本統計客戶訂單。這些訂單分別來自甘肅、綿陽等地,這幾條臘肉要塑封,客戶自己上門取,這幾箱是外地客戶預訂的,下午快遞發出去。不一會兒,提前預訂上門取臘肉的客戶王琴開車抵達農場,“賀老板,你們家臘肉太搶手了,怕你忙不過來,所以自己開車過來取。”家住綿陽城區的王琴告訴記者,她已經連續3年在賀遠剛家購買臘肉了,每次都會多買一些送給親朋好友,“北川臘肉就是和其他地方的臘肉味道不一樣,我們一家子都喜歡吃。”
“我們去年養了10多頭糧食豬,分批制作成臘肉,大約1200多公斤,現在已經賣得差不多了。”賀遠剛表示,隨著訂單越來越多,農場每年收購周邊群眾糧食豬,收購價比市場價每斤高5元。與此同時,每年制作臘肉期間,農場還會提供一部分零工崗位,“通過這樣的方式帶動周邊村民增收,讓更多村民吃到北川老臘肉的‘紅利’,大家都非常積極。”
市場化帶動周邊產業加速發展
利用傳統方式加工臘肉,往往會受季節等因素制約,為了提高產能,北川羌妹子實業有限公司引進了智能生產線,讓客戶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正宗的北川臘味,在該公司智能生產車間里,“全副武裝”的工人們精準把控著每一道工序,將精選的土豬肉經過精細加工,變成了色澤誘人、風味獨特的臘肉制品,這些產品不僅承載著北川的傳統美味,更融入了現代科技的精髓,滿足了廣大消費者多樣化需求。
“我們全部選用8個月以上的土豬肉,拒絕任何食品添加劑的介入,只為生產出最地道的北川風味。”北川羌妹子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涂蓉表示,在此基礎上,公司不斷研發新產品,擴展市場覆蓋面,“我們正在研發即食臘肉、臘肉醬、羊肉醬等新產品。”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公司投資購置了6000平方米廠房,引進全自動流水生產線,不僅極大地提升了生產效率,更為當地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
小小的一塊臘肉,從生豬養殖、新鮮豬肉加工、成品銷售到推廣,形成了完整產業鏈,帶動著當地鄉村振興、經濟發展。與北川羌妹子實業有限公司達成長期合作協議的北川禹里鎮幸福村,每年為該公司提供2萬多公斤的生豬,帶動了禹里鎮生豬產業發展。
近年來,禹里鎮以生豬產業為主導,以駐地龍頭企業為抓手,壯大“仔豬繁育+生豬育肥+精深加工+線上線下銷售”全產業鏈,促進生豬產業各環節全方位發展;深耕“環保+安全+傳統”手工臘肉制作工藝,不斷突破無塵加工、冷鏈物流等技術壁壘,探索豬肉即食食品、豬肉預制菜等新產品,“西羌”“禹珍”品牌通過ISO9001、ISO14001和HACCP等質量和環境管理體系認證。2024年北川臘肉制品銷售額達6800萬元;“羌山水妹”系列產品深受消費者青睞,被央視《消費主張》《朝聞天下》等欄目宣傳報道,年銷售額達3000余萬元。
品牌化讓北川老臘肉“走出去”
連日來,記者在北川各大市場看到,琳瑯滿目的臘肉產品早已上市。為更好保證消費者吃到安全、健康的臘肉,北川市場監管部門嚴格產品質量監管,重點檢查臘肉生產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情況,依法開展“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嚴查臘肉生產者原輔料進貨查驗及索證索票情況,聚焦生產過程關鍵控制點、產品包裝、標簽標識等關鍵環節確保消費者吃到放心臘肉。
在北川,老臘肉是一種年味、一個產業,也是一張名片。圍繞這張名片,北川成立了北川臘肉協會,致力于保護北川臘肉品牌,提升臘肉質量,規范臘肉市場。同時鼓勵北川臘肉企業積極加入北川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羌食薈”,通過使用“羌食薈”商標將北川臘肉進行區分,擦亮北川老臘肉招牌,讓北川老臘肉走上全國消費者的餐桌。
如何讓北川老臘肉等優質農產品走向更廣闊的領域?近年來,北川積極組織農特產品企業、文旅企業等參加省、市推介展示展銷活動,突出產品特色,打響北川品牌。先后參加綿品出川(廣州行、廈門行、東莞行、上海行、佛山行、無錫行、重慶行、衢州行·濟南行)等,以及綿品七進(進商超、進酒店、進景區、進機關、進國企、進展會、進電商平臺)等活動,進一步拓展優質農產品營銷網絡。
當前,北川正全力推動北川老臘肉等優質農產品“再出發”,加速形成強縣興業的產業集群,推動“老產業”新發展、興鄉村,成為助農增收的富民產業。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