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晚,作為2023四川省版權宣傳周暨版權交流活動內容之一,綿陽市優秀版權作品展演在涪城區天青苑川劇演藝中心舉行,8個原創舞臺文藝精品,以歌舞、戲劇、曲藝等文藝方式呈現綿陽版權保護成果。
“涪城的早春,像太白的詩,把蜀鄉里你的樣子,寫成動人句子……”當天19時40分,在播放綿陽民間文藝版權保護成果宣傳片《器物有形,匠心無界》后,原創彈唱歌曲《涪光山色》為演出啟幕。綿陽在品牌強市戰略中,開展“綿品出川”系列活動,推動版權保護成果轉化運用,群口相聲《綿陽歡迎你》以“綿品出川”為背景,將綿陽的科技文化、歷史人文、自然生態、特色美食進行藝術表達。去年11月,四川省被列入全國民間文藝版權保護登記與促進試點省之一,綿陽以此為契機加大民間文藝版權保護力度,并積極推動民間文藝版權保護成果轉化和版權產業發展,現代川劇《文昌第一幅》就是通過版權保護成果轉化推出的原創文藝作品,綿陽戲劇表演藝術家蔣淑梅登臺演出了這部作品的片段,受到好評不斷。
展演中,四川省第九屆少數民族藝術節舞臺文藝精品展演獲獎作品白馬藏族歌曲《邂姆依瑟》,講述父女情、戰友情、家國情的話劇小品《暖冬》,聚焦綿陽歷史人文、自然生態的原創歌曲《夢里夢外是故鄉》,講述“兩彈一星”精神的文藝宣講《記憶中的兩彈一星》(片段)等先后登場,歌舞《綿陽之戀》為演出落幕。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綿陽在全國版權示范城市建設中,不斷提高版權社會服務水平,護航科技文化創新發展,突出民間文藝和科技創新版權保護示范效應,培育具有鮮明特色和典型帶動作用的版權示范單位、園區23家,全市有全國版權示范單位1個,四川省版權示范單位8個,四川省版權示范園區1個,全市著作權登記數超過5.7萬件。2021年全市版權產業增加值達419.87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12.5%,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綿報融媒記者 張登軍/文 任明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