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經緯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法人王強從高新區政務服務中心走出,他手里緊握著兩張剛辦下來的不動產權證書,一時難掩興奮。“企業正值上市關鍵期,這兩張證件的落實,清除了上市流程中的主要障礙。”王強說。
經緯達集團是一家專注于磁性器件的研發與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近年來,企業發展取得新突破,大力籌備上市事宜。然而,“上市之路”卻因“扯不到證”寸步難行。
原來,該企業下屬兩家子公司鴻強科技、偉成科技的廠房不動產權證書由于歷史遺留問題等原因,遲遲未解決。據企業董事會秘書柯林告訴記者,“主要資產是否存在權屬糾紛”是上市的“紅線”,簡而言之,“辦證難”就“上市難”。
去年8月,經緯達集團登錄“綿企通”平臺,點擊“訴求反映”板塊,提交了相關訴求。接收信息后,市政務服務監督管理局立即分析研判,將企業訴求交由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調查處理。
綿陽多部門聯合召開了專題督辦會,經研判,可借鑒廣東深圳、東莞等地經驗解決企業廠房歷史遺留問題。
隨即,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住建、自規等部門高度重視,聯合進行了并聯審批,并開辟綠色通道,市政務服務監督管理局也將經緯達集團的訴求列入第一批掛牌督辦清單,每月進行調度,聽取進展情況,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加快解決。
今年1月30日,隨著“紅本本”的正式發放,影響經緯達集團高效發展的“梗阻”被徹底打通。“終于得到落實了,真心給綿陽營商環境點贊!”王強激動地表示。
營商環境
一頭連著經濟大勢
一頭連著千企萬店
類似經緯達集團的案例不在少數
視覺綿陽資料圖
企業“上線”提出問題,職能部門“在線”快速響應,通過“一個APP”“一個微信群”“一場座談會”……讓企業發展遇到的難題迎刃而解,這正是綿陽打響“有需必應、無事不擾”營商環境品牌的有力實踐。
近年來,綿陽為企業提供“全周期、全天候、全流程、全鏈條”服務,“軟硬兼施”,積極利用“綿企通”政企服務平臺和企業服務中心,建立企業家微信群,召開“優化營商環境面對面”專題座談會……
去年,全市合計召開座談會192場,參會企業3361家,收集問題2090個,已解決1885個。同時,在監督管理上“碰真逗硬”,開展了“清淤治亂·清風護航”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從嚴查處“清淤”、專項整治“治亂”、協作配合“聚力”、激勵擔當“撐腰”等工作,以“零容忍”的態度推動解決企業“急難愁盼”。
不僅如此,當好企業“貼心人”,綿陽更是誠意十足。
綿陽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在這里,企業提訴求、擺困難,中心工作人員當好“服務員”“聯絡員”“協調員”,進一步統籌資源力量、破除發展壁壘、推動政策兌現、精準靠前服務,讓萬千“經濟細胞”活力新生。
采訪結束時,記者來到經緯達集團生產車間看到,一臺臺自動化設備正高速運轉,工人們相互配合,高效作業。“綿陽營商環境給了我們底氣更是信心,未來,我們不僅要走好自身發展之路,也要為綿陽高質量發展闊步前行!”經緯達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在綿陽,這樣的政企“雙向奔赴”故事正每日上演……
(涪江觀察記者 曾晨 蔣成林/文 王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