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關系著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過去一年,綿陽市縣兩級人社就業及農民工服務中心千方百計穩就業、全力以赴惠民生,2023年全市實現——
城鎮新增就業5.7445萬人
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2565萬人
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0.3491萬人
脫貧人口就業8.7萬人
分別完成全年任務的127.66%、126.92%、112.61%、106.87%
任務完成量居全省首位
翻開2023年綿陽市就業創業及農民工服務保障的“成績單”,一個個目標數字,牽動著一項項就業部署。
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困難群體一直是穩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
畢業于四川文理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陳靜,剛開始找工作時頻繁“碰壁”,如今在就業服務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已成為安州區一所藝術培訓學校的助教。
在“就業服務攻堅行動”“就業困難幫扶行動”與“服務送進校園行動”等工作的開展下——
市縣兩級人社就業及農民工服務中心發布見習崗位信息3200余個,成功創建3家省級就業見習基地,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聯系成功率達100%、幫扶就業率93.01%;
實現“四類重點人群”離校未就業畢業生聯系成功率、“3+1”結對幫扶率、有就業意愿的畢業生實現就業及就業比例均為100%,位居全省前列。
同時,在全力實施服務保障農民工專項行動上,市就業創業促進中心——
積極實施“去冬今春農民工服務保障五大行動”,走訪慰問返鄉農民工34.05萬人,并舉辦面向農民工專場招聘會94場,提供崗位23.21萬個,服務83.6萬人次,達成就業意向2.86萬余人。
期間,一線務工人員許曉華被吸引而來,當即決定留在家鄉務工。他說:“綿陽正在全面建設成渝經濟副中心,我相信未來的綿陽會更好。”
企業則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
為更好激勵企業開拓更多崗位,市就業創業促進中心推動穩崗擴崗返還補貼“免申即享”政策落地落實,確保穩崗返還資金和一次性擴崗補助及時撥付到位。
“這些政策真是‘及時雨’,有效緩解了公司資金周轉壓力。”綿陽雙匯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人力資源部長趙喜妹介紹,去年公司申請到了將近40萬元的穩崗補貼和一次性擴崗補助,減輕了不少經營負擔。
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全市共發放穩崗補貼8650戶,發放金額7759.97萬元;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627戶,發放金額423.55萬元。
在市縣兩級招聘場所上,各類招聘活動為用人單位和重點就業群體搭建起了供需對接橋梁。
2023年以來,綿陽市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服務月、“百城萬企”民企高校攜手促就業行動等招聘會密集開展了419場,有2.57萬家次企業參加招聘活動,累計發布崗位32.5萬個次,達成意向性就業協議8.65萬人次。
就在前不久舉行的綿陽市2024年就業援助月暨春風行動專場招聘會上,西南科技大學大數據專業2019級畢業生吳雨涵感嘆道:“自畢業后一直在家待業,就想在家附近找個工作,這次的招聘會讓我看到了不少合適崗位。”
面向2024年,綿陽如何打好穩就業持久戰?市就業創業促進中心主任湯云春表示,未來將從認真落實就業創業政策、開展就業創業活動、做好失業保險助企紓困、規范開展各類職業培訓及強化農民工服務和保障方面持續發力,加力增進民生福祉。
(涪江觀察記者 彭紫薇 李媛媛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