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3月28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2025年歐洲肺癌大會上,公布了由中國學者牽頭開展的采用我國自主研發并擁有知識產權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一線治療晚期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的III期臨床研究CameL-sq五年生存隨訪結果:卡瑞利珠單抗聯合化療一線治療晚期鱗狀非小細胞肺癌五年生存率達27.8%,相較對照組五年生存率提升達15.3%,顯著降低患者死亡風險達43%。這意味著有超過四分之一的晚期肺鱗癌患者生存期突破五年,實現“臨床治愈”。“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到2030年我國癌癥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要提升15%的目標。CameL-sq研究五年生存隨訪結果的公布,為實現這一國家戰略目標提供了中國學者和創新藥物的解決方案。
美國斯坦福癌癥研究所腫瘤內科主任、國際肺癌研究協會前主席威克利教授表示,CameL-sq研究顯著提高了晚期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隨著免疫療法和化療的聯合使用,即使在某些沒有驅動基因突變的腫瘤中,也發現了長期生存的可能性。這一進展為肺癌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并且正朝著更廣泛的全球合作和更早期癌癥治療方向發展。
談及免疫治療在癌癥治療中的作用、安全性和效果,CameL-sq研究牽頭研究者、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腫瘤內科主任、國際肺癌研究協會候任主席周彩存教授表示,本次五年隨訪數據公布,長期隨訪進一步證實了免疫治療的耐受性。與此前發布的數據類似,絕大多數的不良反應為輕中度。未來,聯合治療策略、雙抗藥物等新型療法的應用將有望提高療效,使更多晚期肺癌患者能活過兩年、三年甚至五年以上。
恒瑞醫藥總裁戴洪斌在接受采訪時表示,CameL-sq研究的突破,讓國際腫瘤學界看到了中國的研發實力。該公司積極推動創新藥海外授權和海外臨床研究,著力加強國際合作,積極進軍國際市場,努力推動中國創新藥走向世界,惠及全球患者。
根據國家癌癥中心與國際癌癥研究機構聯合發布的《2022年中國惡性腫瘤疾病負擔數據》,中國2022年最新肺癌發病例數為106.06萬、死亡例數達73.3萬,發病人數與死亡人數均居各類癌癥首位。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