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向市民講解健康睡眠知識
綿陽新聞網訊 3月21日是第25個世界睡眠日,綿陽市衛健委、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睡眠醫學中心聯合主辦的“健康睡眠,優先之選”主題活動在市三醫院心愿廣場舉行,旨在引導大家關注睡眠健康,了解科學睡眠知識,讓自己“睡個好覺”。
“運動對睡眠有很大幫助,建議大家白天適當運動,睡覺前3個小時不要劇烈運動。”當天上午,市第三人民醫院睡眠醫學中心專家楊文君以幽默風趣的語言向大家講解如何科學調節睡眠。在睡眠知識有獎搶答、抽取免費睡眠體驗大獎及睡眠知識科普情景劇表演環節,護士們現場教市民跳起了“樂眠操”,現場氣氛格外活躍。
“晚上一到睡覺時間,總是睡不著;每天三四點就醒了,第二天精神狀態很不好……”另一邊,來自該院心身疾病科、睡眠科、精神科等多學科專家為市民免費義診。
怎樣才能睡個好覺?如何判斷睡眠障礙?遇到睡眠障礙怎么辦?針對大家集中關注的睡眠問題,該院心身疾病二科(睡眠醫學中心)主任、主任醫師姚靜表示,健康的睡眠其實就是要有一個良好的睡眠習慣,每天堅持按時起床、入睡,不熬夜、不過量飲酒等。此外,睡眠是否健康,不在于時間,而是睡眠質量,也就是睡眠以后第二天感覺到神清氣爽,精神好,這就是健康的睡眠。
姚靜建議市民平時多參加一些放松身心的運動,比如有氧運動,一般建議一周至少有三天以上、持續半小時左右的中等強度有氧活動等。
“躺下后超過30分鐘仍然不能入睡,可視為睡眠障礙。”楊文君表示,引起睡眠障礙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遭遇煩心事、工作生活壓力過大、不良生活習慣、長時間看手機、年齡增加等。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過睡眠問題,大部分是可以通過非藥物自行調整的。但部分焦慮、抑郁癥患者,多表現為失眠、早醒或夜里醒來后無法繼續入睡,如果持續時間過長,調整不見效的,應及時就醫,接受失眠認知行為治療,也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少量助眠藥物。(記者 彭雪 何茂松 文/圖)
知識窗
科學睡眠有妙招
如何才能擁有優質睡眠?專家表示,提倡順應四時,起居有常。保持規律的入睡和起床時間,維持穩定的生物節律。同時,要保持適度的體育鍛煉,避免久坐,適度曬太陽。
臥室環境應安靜舒適,根據個人的習慣保持適宜的光線強度。床墊宜相對堅實,不要過度松軟塌陷,枕頭高矮適中,被褥清潔干燥。此外,運用正念、放松訓練、認知調整等心理疏導技巧以及睡前洗澡泡腳等都有助于睡眠。
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被應用于睡眠健康領域。比如,智能按摩椅通過AI壓力監測技術等,精準捕捉到用戶的壓力信號,定制相應的按摩方案,幫助用戶緩解身心壓力,提高睡眠質量;通過內置傳感器,智能手表能夠實時記錄用戶在睡眠過程中的心率、呼吸頻率以及體動情況等多維度數據,提供個性化睡眠建議。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