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寧寧
4月2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四川省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5—2030年)》(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力爭2025年航天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2030年達1000億元,培育百億級企業2到3家,50億級企業3到5家,10億級企業10家以上,打造商業航天創新發展新高地。
要實現這一目標,《行動計劃》明確了四大任務:提升商業航天發射能力、增強創新動能、夯實產業基礎、拓展應用場景,包括規劃建設商業航天發射場,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10個以上、突破關鍵核心技術20個以上,構建“雙核引領、多地協同”的空間布局,形成30個以上典型應用場景解決方案等。
提升商業航天發射能力。《行動計劃》提出,建設西部商業航天港,按照“四區一配套”布局,發揮涼山州發射資源優勢,規劃建設發射場園區,同時打造商業航天聚集區,通過招引星箭制造企業及產業鏈配套企業、支持原位制造、開發航天科普等特色航天文旅資源等措施,盡快形成商業航天產業集聚效應。
增強創新動能。《行動計劃》指出,通過支持企業承擔國家航天領域重大工程、重點型號任務,鼓勵發展大運力、低成本、可復用火箭等途徑來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同時支持建設航天領域科學裝置、概念及產品驗證中心等創新平臺,加強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建設商業航天標準體系。
夯實產業基礎。《行動計劃》表示,要通過內培外引壯大經營主體、推動產業集聚發展來建強商業航天產業鏈。比如,鼓勵具備條件的省內大企業、大集團投資商業航天領域,支持鏈主企業在川擴大外部協作配套等;打造商業航天特色園區、功能區,完善產業鏈供應鏈,逐步構建起“雙核引領、多地協同”的產業布局,譬如成都都市圈重點布局火箭、衛星、終端設備、地面系統和配套設備的研制以及衛星應用等。
拓展應用場景。《行動計劃》明確,通過服務國家衛星互聯網建設大局,引導上下游企業協同布局,提升“星頻站網端”全鏈路核心競爭力等措施,推進空間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建立開放互通的衛星資源共享體系,并加大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加強衛星數據在相關領域的應用力度等。
《行動計劃》還特別提到,要建立“清單制+責任制”來推進任務落實,通過探索設立市場化運營的航空航天產業投資引導基金、加強高端人才引進等措施,合力推進四川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
編輯:譚鵬